頂尖品牌超值之最 試聽Mark Levinson No.532H 后級擴大機
http://www.aolisaihotel.cn/ 來源:索蘭影音 關鍵詞:

坦白說,這個標題我想了很久,Mark Leinson這個品牌對音響迷來說大概無人不知,可是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產品身價不凡,當我看到No.532H厚重精致的大箱子送來編輯部時,心里預期這是一部好聲的后級,但價格可能很嚇人,但請同仁向代理商詢問價格之后,咦!怎么要價還不到四十萬?這是Mark Levinson正常的身價嗎?搬動一下紙箱,No.532H還是很重,份量十足,怎么價格聽起來不太像是Mark Levinson呢?他們家的產品價格不都是Hi End品牌的標竿嗎?眼前這部No.532H倒是頗為令人意外。

每聲道300瓦
掂掂重量,No.532H還真是有份量,連著厚重的包裝箱一起搬,重量有49.2公斤,拆了箱子本體重達44.7公斤,如果說一公斤算一萬元,這No.532H還可說是打折賣了。看看功率,每聲道300瓦,這可不是蓋的,老美寫規格表有法律責任在,要是測量出來差距太大,可是會被告的,美國有一類律師被稱為「訟棍」,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拿出來告,更何況面對Harman Kardon這般有規模的跨國集團,只要規格有些許作假,馬上聯合消費者起來努力告,肯定能要到可觀的賠償金,訟棍他們賺的就是這個錢,所以老美開公司做產品不敢違法寫規格,倒不是守法觀念重,而是怕被告,真要賠起來可不得了。
比想像中便宜
好吧,No.532H份量夠重,理論上300瓦的大功率也貨真價實,難道Mark Levinson公司轉性了,打算把勢力延伸到入門級?其實三十幾萬定價也夠貴了,可是掛上Mark Levinson的品牌,我竟覺得「比想像中便宜」,而且不是買100瓦的擴大機耶,是300瓦大功率耶!實際聆聽呢?一樣!No.532H的聲音表現和我對Mark Levinson的印象一樣,聲底很通透,速度感夠快,頻寬很開闊,音質密度很高,音色很中性,符合對Mark Levinson品牌期待的聲音質量,但究竟Mark Levinson在新的系列中施了什么魔法,可以做出那么有Mark Levinson特質,卻又價格相對便宜的后級呢?
專注于音響規劃案
我花了一番功夫找尋答案,但發覺竟是一件苦差事,原廠網站做得很精美,但也很簡潔,簡單的圖片配上簡短的產品特點介紹,那些文字看起來都很行銷,對我寫評論的意義不大。那找其他老外的評論如何?很抱歉,Mark Levinson這幾年似乎媒體關系搞得不太好,快速用Google搜尋只能找到一些產品發表的新聞稿,嚴肅的器材評論竟然少之又少,我講的不單是No.532H的評論找不到,而是Mark Levinson的相關產品評論竟然很少。我想這和Mark Levinson近幾年的策略有關,他們似乎花更多心思在Custom Installation的市場,也就是臺灣常講的音響規劃案,盡量與專業渠道合作,并且提供完備的自動控制連動解決方案,這在No.532H背后豐富的連動端子可以看出端倪,老派的Hi End廠家總覺得自動控制系統對聲音純度有若干影響,寧可墨守陳規,堅持最簡單的設計最好,但Mark Levinson可不這么想,他們總是愿意嘗試最新的設計,賦予器材嶄新的時代意義。

揮軍家庭劇院系統
No.532H隸屬于Mark Levinson全新500H系列產品,這一系列后級包括No.531H單聲道后級、No.532H兩聲道后級、No.533H三聲道后級與No.535H五聲道后級。其中No.531H、No.532H與No.533H都是每聲道輸出功率300瓦,只有5聲道的No.535H功率稍小,降為200瓦,我猜是箱體空間不夠大,所以塞五個聲道模塊進去以后只好在供電上面稍微精簡,而No.531H、No.532H與No.533H可能全部都是一樣的設計,只是功率模塊數量不一樣而已。說Mark Levinson重視Custom Installation,這個嶄新的500H系列選在2009年CEDIA音響展亮相,而不是規模更大的CES,可見500H系列不僅要打動兩聲道玩家的心,還想作為揮軍家庭劇院系統的利器,或許也因為如此,No.500系列很用力地把價格往下拉。
Mark Levinson的特質設計
雖然價格比想像中的Mark Levinson便宜許多,但是No.532H整體制作完成度極高,外觀保留了Mark Levinson的特質,簡潔的面板左右微微隆起,展現機箱的肌肉感,不過以往隆起的部分采銀色外觀,和黑色機箱呈現視覺上的對比,而No.532H則是全部黑色陽極處理,拉上細致的發絲紋,加工質感還是很棒,但全部黑色少了視覺上的反差,色調顯得文靜許多。操作呢?很簡單,正面只有一個按鈕,插上電開啟電源開關,面板的按鈕只負責工作/待機模式的切換。背后喇叭端子一樣不馬虎,選用和高階機種一樣的「旋風式」(Hurricane)喇叭端子,這個端子也是Mark Levinson的專屬設計之一,尺寸頗大,可以輕松地把Y插鎖緊。背板上有兩個把手,方便搬動,對一部超過四十公斤的后級來說,這個把手絕對是貼心的必要設計。雖然No.532H宣稱是全平衡設計,但輸入端子一樣平衡/非平衡兼備,還有檔位切換開關,連接前級時要特別注意檔位切換要正確。為了和自動控制系統連動,12V trigger端子是必備要件,此外No.532H還多了以太網絡端子,用來連接網絡系統,據說可以連上網路進行擴大機體檢,在需要時還可以進行固件升級,這部分我沒試,日后有機會應當請代理商示范一下這項功能。「旋風式」(Hurricane)喇叭端子,相當的顯眼。雙單聲道設計
打開No.532H機箱,答案似乎有譜,Mark Levinson果然是模塊化設計的開山祖師,No.532H聲稱是雙單聲道設計,果然林中分兩路,左右各一塊模塊,線路工工整整,電源供應也彼此分離。Mark Levinson當年是第一家選用鐵弗龍線路板的廠商,這項基本功夫一樣傳承給No.532H,為了應付300瓦大功率輸出,每聲道(或者說每一片放大模塊)裝上了16枚功率晶體,還配上許多小尺寸的電容,而且透過模塊化的設計,巧妙地把張牙舞爪的散熱片「收納」到機箱內部,塑造出No.532H清爽的整體外觀。此外因應環保呼聲,No.532H待機時僅消耗3瓦,開機不用的時候則消耗85瓦,聽音樂的時候用電量才會提高。300瓦輸出功率
不過No.532H的變壓器尺寸雖然不小,但標示僅有425VA,擺在300瓦輸出功率的后級來看,似乎小了些,原廠說明寫著No.532H采用了全新設計的全平衡電流回饋放大線路,或許是變壓器可以縮小一些的關鍵。規格上No.532H在8歐姆阻抗下輸出功率為300瓦,但阻抗減半為4歐姆時輸出功率則為450瓦,這和標榜大功率、大電流,阻抗減半功率倍增的Mark Levinson傳統有些不同,似乎也解釋了新線路精簡之處,不過Mark Levinson特別在FAQ里面解釋,大型變壓器不等于好聲,No.532H的設計已經最佳化了,而且他們保證2歐姆負載下也能正常工作。總之看完No.532H的內部,有很多驚喜,也有一些疑問,驚喜的是No.532H依然有著Mark Levinson那近乎潔癖的設計習慣,每一個細節都處理漂漂亮亮,內部路徑規劃那么地有水準,疑問的是500H系列的全平衡電流回饋放大線路應該是創新之處,但怎么電源供應來得小了些,細節恐怕要等找到原廠技術白皮書才能參透其究,屆時再向讀者們報告。幾乎沒有個性
作為一部「入門級」Mark Levinson,No.532H在聲音表現上確實不負所望,一接上去就展現出非常Mark Levinson的個性,也就是「幾乎沒有個性」。以往音響迷經常把Mark Levinson看做「純水派」,講的是Mark Levinson的聲音清澈如水,沒有雜質,走中性路線,No.532H也是如此。不過我原本搭配Audionet Pre 1前級,覺得似乎還沒有充分把No.532H的性能發揮出來,于是另外商借了Viola Solo前級,這一接不得了,No.532H可真是一部好后級,雖然也是Solo搭配加持之功,但No.532H確實有本事,前面我還在擔心No.532H的變壓器似乎對300瓦后級來講顯得略小,但實際聆聽卻完全感覺不到有何不足,可見聲音不能只靠眼睛看內部,而是要實際搭配聆聽。有些音響迷認為后級零件用得多、電源做得大、補品拼命補,就能搞出好東西,但實際上聲音的內涵很難單純用零件的價格來計算,而是反應設計者對音樂本身的素養。No. 532H繼承了Mark Levinson的優良血統,雖然為了「入門級」價格而用料略省,但中性通透的聲音特質依舊沒變,那300瓦的力度也威猛壯碩。

驚人的音樂空間感
我拿300瓦的No.532H推效率超高的JK Audio PM-10號角喇叭,或許有些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但300瓦功率可不是蓋的,真正做到「舉重若輕」,喇叭單體抓得緊緊的,音樂速度感飛快。什么是音樂的速度感?又不是在開跑車,可以算0-100公里加速幾秒?大功率控制下的喇叭呈現出來的「速度感」,講的是音樂瞬時的瞬變,講的是不拖泥帶水的低頻,舉「當鋪爵士」為例,這張唱片用雙麥克風現場收音,呈現出驚人的音樂空間感,大部分優質的擴大機都可以重現栩栩如生的空間感受,細節也很豐富,但No.532H則能用強大的控制力賦予每一寸細節更強的活生感,音樂開始前小酒館里面細微的杯盤碰撞聲,清脆又有定位感,真像是把人帶回了錄音現場,而音樂開始之后,那低頻量感龐大有形體,大鼓砰砰聲干凈利落,音樂聽起來就是那么地富有生命力!
高度的音樂美感

說No.532H繼承了Mark Levinson那純水派的音質,我還想加一點但書,就是No.532H似乎比以前我所熟悉的Mark Levinson要來得暖一些,尤其在表現小提琴上面,No.532H多了一點濃郁的甜蜜感。我想舉雷賓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從雄壯威武的樂團齊奏開始,小提琴Solo隨后才來報到,由于氣勢較大,那種甜蜜親昵的感受還不明顯,只感覺到No.532H優秀的控制力,展現出貝多芬那嚴肅端莊的面貌,到了第二樂章的慢板,那小提琴的魅力就真迷人了,弦樂群輕輕柔柔地鋪陳對稱的樂句,由輕而重,再由重而輕,引導出小提琴的獨奏,接著和小提琴對話,雷賓的小提琴柔中帶剛,樂句處理融合了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復雜表情,細微的轉折處,雷賓都有細膩的手法,這些轉折變化能夠盡顯,那小提琴的音樂魅力才真叫人迷醉,而No.532H做到了,小提琴形體真實而細致,運弓輕重之間的轉折,呈現出高度的音樂美感,在No.532H上面表現出來的小提琴與樂團協奏,既真實又有美感,我們聽音樂、玩音響不就是為著這兩件事情嗎?忠實重現音樂細節
No. 532H還有一項特點,就是音樂背景很黑,代表它的訊噪比很優秀,后級本身的訊噪比好,很容易表現出錄音的時代感,可以清晰地聽見早期模擬錄音既有的底噪,不過No.532H倒不會神經質,讓原本的模擬母帶底噪影響了音樂,我們只是比較容易聽出錄音本身的特質,卻依然可以充分享受聽音樂的樂趣。
我想舉范克萊邦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為例,這是1958年的老錄音,同一張唱片我手上有好幾個版本,老RCA版本聲音最厚,但錄音噪訊也比較高,細節比較差一些,但鋼琴形體最大,后來日本版推出「RCA Red Seal精選」系列,找來JVC跨刀處理,自然用上了K2技術,噪訊分離得更好,細節也比較多,但是聲音厚度差了一些。這張母帶既然到了JVC,免不了又推出XRCD版本,昂貴的XRCD版細節最多,但聲音厚度也最差,但如果音響系統本身夠均衡、夠龐大,XRCD聽起來最有真實感。三張唱片都用No.532H來聽,No.532H很清楚地表現出三個錄音版本的差異,代表這是一部能忠實重現音樂細節的后級。音樂表情豐富而多變
幾乎所有的音樂都難不倒No.532H!拿Dynaudio為Bugati車主設計的音響測試片為例,里面所選的音樂范圍很廣,從古典、爵士、巴沙諾瓦、民謠……都有,No.532H就是唱
對于想要搭建家庭影院觀者想要升級家庭影院的朋友
參考索蘭影音的HIFI家庭影院音響網。
網站成立于2003年,專注于家庭影院的導購、產品、方案、評測和案例等。索蘭影音擁有二十年的家庭影院設計和裝修施工經驗,展示了千百多家真實案例。如果您有任何關于家庭影院的問題或者需更購買家庭影院相關的產品,可以撥打13311136609 (同微信號),獲得更多的幫助和咨詢。